在中国古代,人们把预言称为谶语。这个词虽然有多重含义,但最常见的解释就是指预言。特别是在秦汉时期,谶语特别盛行,所以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预言故事特别多。在这些预言中,有两个特别出名:一个是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;另一个是代汉者,当涂高也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两个流传千年的神秘预言,第一个预言确实应验了,而第二个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。
第一个预言: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
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最广为人知的预言了,它展现了楚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爱国精神。这个预言最早记载在司马迁的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里。当时楚怀王在秦国都城去世,楚国的一位智者南公就说过:就算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,将来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国人。
展开剩余57%历史的发展果然印证了这个预言。在秦朝末年爆发的农民起义中,项羽和刘邦这两位楚地出身的英雄成为了反秦朝的主力军。最终,正是他们联手推翻了强大的秦朝。所以说,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这个预言确实成真了。
第二个预言:代汉者,当涂高也
这个预言的字面意思是说:取代汉朝的是一个叫当涂高的人或事物。它最早出现在一本叫《春秋谶》的古书里(可惜这本书现在已经失传了),书中写道:汉朝历经九百二十年后,会因为一个后代子孙而灭亡,政权将交给丞相。取代汉朝的人,就是'当涂高'。
让我们做个有趣的假设:如果你是汉朝的皇帝,听到这个预言会怎么想?在那个迷信盛行的年代,你一定会非常紧张,想尽办法要找出这个当涂高到底是谁。就连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晚年时,也为这个预言忧心忡忡。有一次在宫廷宴会上,汉武帝对大臣们说:汉朝可能会遇到六七之数的劫难,按照天意可能要改朝换代,皇室子孙中谁会应验这个预言呢?六七四十二,取代汉朝的就是'当涂高'啊。这番话让在场的大臣们都大吃一惊,有人赶紧劝慰道:汉朝是顺应天命建立的,国运应该比周朝、商朝还要长久,子子孙孙永远传承下去。陛下怎么能说这种亡国的话呢?是不是听信了谁的谗言?
发布于:天津市嗨牛配资-嗨牛配资官网-配资知识网站-正规网上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